欢 迎 光 临 中 国 文 化 遗 产 网!
网站首页 机构设置 政策法规 文遗动态 文化遗产年鉴 出版动态 辩论赛 年鉴发行 本站留言 联系我们
□ 站 内 搜 索 □
请输入查询的字符串:


标题查询 内容查询

 

自动滚屏(右键暂停)
古越龙山之酒俗篇
发布时间: 2008-06-21 11:16:40 被阅览数: 1087 次

 

 

绍兴自大禹治水后,“西则通江,东则薄海,水属苍天,不知所止”的古越大地免除了水患;又经东汉永和年间的太守马臻大规模围堤筑湖,成就了鉴湖,使得其拥有了“六朝以上人,不闻西湖好”的美誉;唐代的汤太守在原鉴湖的基础上,进行了科学的规划和修缮,使湖蓄之有道,泄之有方,真正成就了巧夺天工之名湖。自此,绍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成了美丽丰饶的鱼米之乡。充裕的粮食、甘洌清澈且硬度适中的佳水、温湿的气候和含充足微生物的空气,使绍兴酒成为佳酿。历代文人墨客的推崇,更使酒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而绍兴师爷这一特殊群体和浙商的走南闯北,更使其远扬海外。如此佳品历经几千年历史,凝聚了多少代能工巧匠的智慧和辛劳,其中不乏许多美丽的传说及趣闻轶事,现稍作整理,以供大家共享。

 

绍兴酒趣闻杂谈

女儿红之来历

历史上的绍兴有一个传统,冬天家家都要酿酒自饮,这样既方便省钱,又质佳味美。

古时候,绍兴昌安门外,有一个高员外,家底殷实,颇有财资,可惜膝下无后,甚是着急,常带着夫人求神拜佛、问医求诊,直至中年,或许是其精神感动了上神,妻子终于怀孕,员外喜出望外,想做点什么以示纪念,但究竟以何种方式为佳呢?员外召集家人商量,大家众说纷纭,最后还是账房先生说了句:某人以为酿一些佳酿,贮存起来,若得贵子,待其中举庆贺之日喝,取意为状元酒;若得千金,待其成年出阁时喝,取意为女儿酒,大家以为如何?话音还没落,大家齐声说言之有理。于是高员外吩咐家人抓紧酿制了十八缸绍兴加饭,装坛密封后移至阴凉通风的库房进行存放。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高员外喜得千金,好不高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晃十八年过去了,姑娘成了亭亭玉立的美人,并经媒人游说有了如意郎君。出阁之时,员外命家人抬出十八年前贮藏的绍兴酒,款待亲朋好友。行酒之时,姑娘满身红装,加之面带羞色,更显娇态。亲友中有一秀才,因此酒甚美,已多喝了几杯,当他举杯欲向新娘贺喜时,看到红妆映酒分外红艳,秀才激情顿发,灵感忽至,脱口而出:好一个女儿红!大家听罢,齐声喝彩。从此,女儿红之名就开始外传,直至海外;后来金庸的武侠小说中多次采用女儿红,更使其深入人心。“女儿红”现成为绍兴酒中一个非常知名的品牌。

花雕的传说

   绍兴酒作为绍兴的特产,与绍兴人的生活习俗密不可分,淳厚古朴的乡情酒俗源远流长,至今仍盛传不衰,如婚嫁酒俗、生丧酒俗、岁时酒俗、时节酒俗、农事酒俗、商业酒俗、生活酒俗、庙宇酒俗,等等,举不胜举。酒俗必有酒。绍兴酒最好的贮存器具是陶坛,大的约有45公斤装,一般的约2324公斤装,由于乡亲乡情,酒俗时亲友均需送礼,送何物?在绍兴当然以送酒为主,如某人祝寿,就在陶坛外用红纸写上“寿”字以贺之,若是婚嫁,则在坛外贴上“喜”字,久而久之,大家总觉得这样似乎太土了点,还缺少点什么?清代绍兴东浦有一个做油漆的阿根师傅,其母八十大寿将至,他想表孝心,但用通常的方法又觉太贫乏,缺乏新意,于是他突发奇想:能否在陶坛外用泥塑形式,将老寿星、天女下凡等民间传说搬到酒坛上呢?于是他日夜构思,反复试验,终于将泥塑搬上了坛子,用心雕刻,并施上各种色彩,在一个十分普通的酒坛雕上千姿百态的花纹,一个栩栩如生的老寿星笑容可掬地站在了酒坛上。其母大寿之日,他小心翼翼地将此物当众献上,母大乐,直夸阿根有孝心,亲朋老友观之,都觉耳目一新,从此大家竞相效仿,日月所逝,工艺日益改进,这种雕了花的老酒成了绍兴酒包装的代表,梅兰竹菊、名卉花草、美丽的传说、经典的小说、英雄美女、武旦小生、山水风光等,无不成了雕花内容。

雕花酒日益传播后,大家觉得此等叫法比较拗口,按古人喜欢谓动词后置的习惯,干脆改雕花老酒叫花雕酒,由于花雕酒好听易记,以至于人们把酒名都忘了,只叫花雕了。为更明确起见,笔者以为是否可以这样概括:加饭是花雕的本名(因为花雕坛内的酒仍是绍兴加饭酒),花雕是加饭酒的雅称。

直至今日,花雕一直为人们所喜爱并代表着绍兴酒的传统。其中制作规模最大、品质最优的,当数古越龙山,其不但内销兴旺,而且远销四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最近古越龙山又与法国卡慕葡萄酒网络联合,进入了全球上千家免税商店。

善酿酒因错而就

一般人知有绍兴酒,但并未知其包含哪些产品。其实绍兴酒共分元红、加饭、香雪、善酿四大类,而今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都要喝质优量足的加饭酒了,故不少人以为只有加饭酒才是绍兴酒的代表,其实不然。除了花雕酒之外,其他品种都有美丽的传说。

绍兴多酒厂,自宋、明、清至今,一直如此,林林总总的酒厂中,论历史要算中国绍兴黄酒集团下属的沈永和酒厂最为悠久。沈永和酒厂创建于清代康熙三年(1664年),其创始人叫沈良衡,青年时在绍兴沿街卖老酒、酱油为生,他为人诚实勤奋,态度和蔼,买卖公道,酒酱的斤量足、质量好,深受顾客好评,所以生意兴隆。天长日久,他积攒了一些钱财,办起了一家小小的酿坊,既酿酒也制作酱油,并取“永远和气生财”之意,命名为“沈永和”酿坊,传至其第五代沈酉山时,改名为“沈永和酒坊”。

光绪十八年冬至后的一天,酒坊做酒师傅阿九要去亲戚家吃小孩的剃头酒,要提早走,此时正值做酒兑水这道工序,他有点不放心,因为兑水是做酒中很重要的工序,把握好坏将严重影响酒的质量,他千叮咛万嘱咐,教徒儿阿宝什么时候兑水,兑多少水等等,并警告阿宝别走开,悉心照看,师傅会速去速回。阿宝连连点头,一一记在心里。师傅走后,阿宝全身心地关注着酒的变化,正在此时,有人敲窗,原来是孩提时的好友阿明,阿宝赶紧告诉阿明:师傅不在,可以进来。阿明风似蹿进,面带喜色,他告诉阿宝今日庙会,村里请来城里的戏班子演戏,问阿宝去不去。阿宝面带难色,内心很想去,因为这种机会对一个乡下人而言实在不多,但是正巧师傅不在,做酒又至兑水关键时刻,怎么能走呢?进退二难、坐立不安,一边阿明不停地催他,开戏时间要到了,一边眼睛不停地看看天色,看看酒缸,思想斗争半天,实在忍不住了,自我安慰道:“我立马去看一会儿就回来”。于是他就叫阿明等他,兑好水一起去,谁知忙中出错,他本应用木勺到水缸里去盛水的,不料将元红酒当作水了。阿宝匆匆兑好,木勺还留在元红酒缸里,就急忙关好门和阿明去看戏了。戏毕人散,阿宝赶紧回来,发现师傅正站在门口等他呢!阿宝以为师傅要批评他了,耷拉着脑袋等着师傅发落,谁知师傅并未发怒,只是平静地问:“兑水了?”阿宝说:“兑了。” “真的?”“是真的。”“兑了多少?”“按您吩咐的。”师傅说你自己进来看看,阿宝一看就懵啦,木勺还在元红酒缸里呢!我怎么把元红当成水了,都是该死的阿明叫我看戏,他心里嘀咕着,头都不敢抬。师傅倒没发火,叫阿宝自己尝尝酒。阿宝颤巍巍地用手指蘸了些一尝,顿觉其味甘醇,芳香扑鼻,妙不可言。师徒俩的高兴劲儿就甭提了,为了庆贺酒的新品问世,沈酉山设宴邀请绍兴社会名流和同行品尝,大家饮后一致赞扬:“沈永和善酿,如此好酒,真是绝品!”沈酉山听了受到启发,善酿既有善于酿酒之意,又合祖训“和气生财、积善积德”,于是就取名“善酿酒”。从此绍兴酒又多了一个名品。

沈永和的第六代传人沈墨臣在祖传善酿酒的基础上,反复改进配方,从而使善酿酒更加甘醇,色香味更上一层楼。宣统二年(1910年),沈永和善酿酒作为绍兴酒的代表参加了“南洋劝业会”,获清政府颁发的特等金牌,为绍兴酒争得了第一枚金牌,在1929年“西湖博览会”上,沈永和善酿酒再获金牌奖,从此,沈永和的金字招牌名声远播。

其他绍兴酒品名的由来

香雪酒:1912年,绍兴县东浦乡云集酿坊的吴阿惠师傅用糯米饭、酒药和糟烧试酿了一缸绍兴酒,因其工艺特别,与传统绍兴酒制作工艺区别甚大,酿造时不加促使酒色变深的麦曲,只用白色酒药,所以其酒糟色如白雪,而且酿酒时以陈年糟烧代水,成为与善酿相似的双套酒,酒液淡黄清亮、芳香幽雅、味醇浓甜,由于用糟烧而味特浓,香特芳,故名曰:  香雪。

元红酒:绍兴酒的大宗产品。因过去习惯在酒坛外壁涂刷朱红色而得名,现绍兴酒厂多不采用这种做法,但酒名却一直沿用下来了。大多酒厂改为在坛壁涂刷白色,但亦有个别厂家因包装需要仍涂刷朱红色,如女儿红酒厂。

加饭酒:绍兴酒中之最佳品种。与元红酒相比,它在原料配比中减少加水量,增加而饭量,故称“加饭酒”。由于醪液浓度大,成品酒度高,所以酒质特别醇、厚,俗称“肉子厚”。此酒液像琥珀那样深黄带红、透明晶莹、郁香异常、味醇甘鲜,深受中外饮者的青睐。我们一般所指的绍兴酒多以此为主。

品评绍兴酒

品评绍兴酒,着实需要下点功夫,了解一些基本常识。古代中医看病,不外乎“望、闻、问、切”四大环节,那么怎样来品评绍兴酒的优劣呢?

1、观:观色泽。优质的绍兴酒符合标准要求,色泽橙黄、清澈透明、允许有少量蛋白质沉淀。这是酒在不断的醇(陈)化过程中,小分子变成大分子的结果(绍兴酒素有“老酒千层脚”之说,“脚”是绍兴方言,意即沉淀物),若浑浊不清、有杂质等属伪劣产品。

2、闻:闻香味。优质绍兴酒拥有黄酒特有的香气,醇香浓郁、绵长、不刺鼻、无异杂味;而劣质黄酒由于用酒精、香精等配制而成,没有天成自然的原料香味,只有酒精、醋酸、香精等刺鼻杂气。

3、试:试手感。倒少量酒在手心,若是酿造的绍兴酒,则有十分强烈的滑腻感,干了以后非常粘手;而配制的黄酒触手就是水的感觉,鲜有滑腻感。

4、尝:尝味道。真品黄酒口感醇厚爽口,味正纯和,具有黄酒的典型风味,无杂味;假劣酒一般口味较淡,用酒精配制的则有较强的酒精味;而以次充好者则口味不清爽,缺少优质黄酒应有的清爽和醇厚,常有其他杂味,如酒精味、香精味、水性味、焦苦味等。

5、比:比价格。用纯糯米酿造的黄酒经过三五年甚至更长时间的陈贮,价格不会也不可能很低,所以低价陈年黄酒需引起注意。而且许多名不经传的小厂或建厂不久的酒厂,一下子推出所谓的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四十年的酒,实在不可信,因为这需要年代久远的陈酒作基本。在绍兴众多酒厂中只有古越龙山拥有24万吨陈酒,若将这些陈酒一坛一坛地排列起来,可以从广州出发沿京广线排列到北京一个来回,绵延八千里,可谓壮哉!同时古越龙山还拥有1928年生产的陈酒,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古老的绍兴酒。正因为有如此存量和如此久远的优质绍兴酒,才使“古越龙山”同时拥有中国黄酒行业中惟一的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免检产品等荣誉,成为惟一的钓鱼台国宴专用黄酒。

2005528

 

酒亦人生——绍兴酒俗与绍兴人的一生

绍兴是一个古老的城市,既是水乡,又是醉乡,绍兴黄酒之于绍兴,犹如角斗场之于罗马,贡多拉之于威尼斯。它的风俗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而酒俗正是绍兴地方特色的重要内容。绍兴无处不酿酒,无处没酒家,真所谓是“城中酒垆千万家”,不论山区和平原,不论城镇和乡村。在旧时,无论官宦之家、缙绅达士,还是市井小民、贫困百姓,都与酒结缘,与酒为友。尽管其主观愿望有别,规模大小不同,但都离不开酒。富贵者喝了,助兴激思;贫贱者喝了,抚慰心灵;男人喝了,豪情满怀;女人喝了,养颜滋润……总之,这琥珀色的诱惑,实是妙不可言!酒成了绍兴人民生产活动的重要内容,生活资料的必需之物,年久月深于是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酒俗;而这些丰富多彩,美妙绝伦的酒俗,又无不影响和贯穿了勤劳善良绍兴人的一生,从中让人们看到了绍兴人民的淳厚古朴而又恬静雅致的生活。

在绍兴,城市中的空气仿佛都弥漫着酒的味道,以斯城而生存的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与酒浑然成一体。因此,我总疑心,莫不是千年的黄酒已然渗入了绍兴人的血液,未入口是水,入口则是一团流动且燃烧的火。一方面这绍兴酒酿就了古城的风骨,将绍兴人骨子里的硬气推向了极致。每当历史的天空风云际会之时,总少不了绍兴的才子们的振臂一呼,是何等的铁骨铮铮。远的不说,近的如徐锡麟、秋瑾、蔡元培、鲁迅、马寅初这些顶天立地的汉子。另一方面,绍兴酒的酒俗更与绍兴人的生活密不可分,浑然一体,就连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与酒发生联系,或予庆贺,或予预祝,或喜、或哀、或爱、或悲,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和那不尽的思与情。

说来或许有人不信,在绍兴,当孩子还在母亲肚中之时,已经开始与酒有缘了。绍兴的风俗:哪怕是不喝酒的母亲也会在此时开始喝点绍兴酒,其具体饮法是:或直接饮用,或用大枣泡之,或用热酒冲蛋厖等等。这是为何呢?原来绍兴酒中蕴含丰富的氨基酸和多种蛋白质,而且还有活血补血的功能。做准妈妈的稍许喝点酒,有助于腹中胎儿的成长发育,所以胎儿还没出生就已与绍兴酒发生了联系。

正因为绍兴酒的酒俗与绍兴人的一生关系甚大,俗类繁多,某欲将主要的稍加整理,供大家一笑莞尔。

三朝酒

当孩子出生三日,旧时要举行“三朝”礼,内有开奶、开荤象征性仪式,请一内行的妇女用手指或筷子一边将几滴黄连水抹在婴儿嘴上,一边说:“好肉肉,三朝吃得黄连苦,来日天天吃蜜糖。”然后,又用糕、糖、酒、鱼等混成的汤水抹在婴儿嘴上说:“吃了肉,长得高;吃了酒,福禄寿;吃了糖,日子甜;吃了鱼,年年有富余。”充满了冀盼及希愿。

剃头酒

孩子满月时,要举行“剃头”仪式,办“剃头酒”(又叫“满月酒”)。这时,家里先要祀神祭祖,以谢神祖之助,更冀盼神祖之佑,并要摆酒宴请,大会亲朋好友。若生男孩,还要向邻里亲友分送染了红色的“红鸡蛋”,以表代代相传之意。孩子的外婆更要备办各种礼物,如孩子穿戴的帽子、袍裙和馒头、面条之类,送到女儿家。礼物中必须有圆镜、关刀和长命锁,用意是圆镜照妖,关公驱魔,长命锁锁命。孩子剃头时,桌上要燃点“状元红”蜡烛,放上酒和用粮食做成的寿桃、面条等,按照绍兴的习俗一般有十盘点心,意喻十全十美。这时孩子由长辈抱着,拜过天地祖宗,就由理发师用一盅酒代水,给婴儿润发,然后剃成“瓦片头”(为保护囱门,在头顶留一块瓦片形头发)。主人要事先准备好“红包”,理发后,把十盘点心和“红包”赏给理发师。接着就是亲友轮流抱过小孩,最后坐在一起喝“剃头酒”。这种满月剃头的习俗,不少地方如江浙闽等地也有,但在绍兴却有酒俗的特点,除用酒给婴儿润发外,喝酒时,有的长辈还用筷头蘸上一点酒,给孩子吮,希望孩子长大了能像长辈们一样,有福份喝“福水”(酒),而且长命长久(酒)。到婴儿100天时,还有许多礼仪。其一就是穿百家衣,带长命锁,也有些是到周岁时穿戴,有些不用锁而用银项圈,如鲁迅的名篇《故乡》中闰土项颈上戴的。

得周酒

孩子长到一周岁,俗称“得周”。在绍兴有的地方也叫“闹周”,那是人生中很重要的节俗,更得大办酒席,此即谓“得周酒”。其隆重之程度,因各家境有异,差别较大。有的甚至办酒席时,还请戏班子唱戏凑热闹以贺之。酒席中,状元红或女儿红是必不可少的。其中的意愿不道而明。酒席散后,还要款待亲朋好友,用米、面做大量“得周果”,如糍、寿桃、寿馒头、长寿面、酒等,分送左邻右舍。让大家分享一下其中的乐趣和幸福。外婆家也要为孩子送去穿戴之物,特别是穿虎头鞋,中间绣一“王”字。虎为百兽之王,既有僻邪之意,更有预祝孩子虎虎有生气之愿。范寅《越谚》中说:“产儿周岁,母家备礼又往”。邻里乡亲收下“得周果”后,也有糕点或布料或穿戴之物回赠。这时的孩子已牙牙学语,其有意无意自觉不自觉的“牙语”,往往不时地会被“成熟”的大人们意引为他意,引得众人之开心,家长们欢心,或曰讨个“彩头”,以示吉祥喜庆。在酒席间,由大人抱着轮流介绍长辈,让孩子称呼,这不仅增添了“得周酒”的热烈气氛,更让人享尽了天伦之乐及人世间之快事。

寿酒

寿,是我国百姓最祈求的东西。《尚书·洪范》就有“五福寿为先”的思想。所以祝寿是一种全民族的风俗,不过在绍兴又有些特殊情况。绍兴人认为,人逢十为寿,均要办寿酒,这似乎已成定视。民谚曰:“十岁做寿外婆家,廿岁做寿丈母家,三十要做,四十要叉,五十自己做,六十儿孙做,七十、八十开贺。”10岁、20岁生日时,外婆家或岳母家都要送袍褂、文房四宝,馒头等礼物,都要祀神,为外孙或女婿祝福和庆贺。这虽然没有“寿庆”的资格,但符合“逢十”庆祝的习惯。30岁到了而立之年,已成家立业,所以要做,以示庆贺。40岁绍兴人是从来不搞寿庆活动的,因为绍兴话的“四”与“死”同音,被视为不吉利,忌讳,所以要叉开。旧时称“人生七十古来稀”,七八十岁被认为是难得的高寿,倘若膝下儿孙成群,家业成就,故可大庆,大摆宴席,款待亲友,接受诸亲朋好友的祝贺。在绍兴,办这种寿酒颇讲究,不仅要福禄佳酿,菜也要用粮食做成相当数量的寿桃、寿馒头、寿面,让福、禄、寿、禧一应俱全,并遍送乡亲邻里,分享寿诞之乐。这时子孙不论在何处均应回家向长者行寿礼,所谓“四世同堂”、“五世同堂”,并摄全家福照片,堪称天伦之乐。

庆寿一般逢十,但绍兴的习俗也有逢九做寿的。古人称九为“阳数”,为极限,“做九”有赶进一步之意,因此提前逢九做寿,如69岁做70大寿,79岁做80岁大寿,至于8090以后,那可以年年做寿,寿礼可以补送,其他的礼错过了这个节俗就不能再补送(有的若补送,受者会以为是不吉之意),但此礼却除外,因为绍兴人认为这喻含有“越做越长,越补越长”。这种习俗意在讨个吉利,对老人讲也是莫大的欣慰。所以绍兴有句俗谚:“老的做寿,小的得周”。

女儿酒

绍兴酒俗中最脍炙人口的当数是女儿红和状元红了。晋代有个上虞人叫嵇含,写过一书;叫《南方草木状》,就谈到过女酒,书中有一段文字:“南人有女数岁,即大酿酒,既漉,候冬陂池水竭时,置酒罂中,密固其上,瘗陂中,至春潴水满,亦不复发矣。女将嫁,乃发陂取酒,以供贺客,谓之女酒,其味绝美。”“女儿酒”又名“女儿红”,是女儿出生后就着手酿制的,贮藏在干燥的地窖中,或埋在泥土之下,也有打入夹墙之内的,直到女儿长大出嫁时,才挖出来请客或做陪嫁之用。此俗后来又演化到生男孩时也酿酒,并在酒坛上涂以朱红,着意彩绘,并名之为“状元红”,意谓儿子具状元之才。“女儿红”十分讲究酒坛,往往在土坯时就塑出各种花卉、人物等图案,等烧制出窑后,请画匠彩绘各种山水亭榭、飞禽走兽、仙鹤寿星、嫦娥奔月、八仙过海、龙凤呈祥等民间传说及戏曲故事。在画面上方有题词,或装饰图案,可填入“花好月圆”、“五世其昌”、“白首偕老”、“万事如意”等吉祥祝语,以寄寓对新婚夫妇的美好祝愿。这就是“女儿红”所采用的“花雕酒坛”。随着现代化酿酒工业的发展,现在女儿出生自家酿酒之俗已逐渐淘汰,但“女儿红”和“状元红”的名称却保留了下来,并成为了中国驰名商标和著名品牌得到了人们的喜爱。

白事酒

白事酒也称“丧酒”。不论家境如何,绍兴人都要办此酒宴,不但表示对逝者的送别,也表达亲朋好友们在送别中付出的艰辛和礼物的谢意。旧时生活条件差,天灾人祸多,科技医药水平低,人的生命较短暂,以至于到36岁就可称为“本寿”,超过这个年限,就算是“正寿”,不算“夭折”了;如果过了“花甲”、“古稀”之年,则视为“高寿”。绍兴旧俗中,丧葬礼仪不亚于婚嫁,而高寿者归西,亦被人视为“喜事”(此中亦表达了绍兴人对人生的豁达和乐观,对生命认识的境界有较高的水准),故称婚嫁为“红喜事”,称长寿仙逝为“白喜事”,于是也得办酒席。绍兴人称这种酒席为“白事酒”,又叫“豆腐饭”,乡间称“吃大豆腐”,菜肴以素斋为主,酒也称素酒。在餐桌上围上白布白幔,赴席者也白衣素服,头戴白布折成的头巾,小辈还颈套白头绳,脚穿缀白布的鞋靴,悲痛气氛十分浓厚凝重。席后,分发煮熟的蚕豆,俗称“老人豆”。人死后七七四十九天内,逢七都要祭逝者,绍兴称谓“做七”,有“头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断七”。其中“五七”最隆重,“六七”和“断七”是可以合做的,其间除了祭品外,酒是最不可少的。

忌日酒

忌日酒即死者的生日和死日设酒致祭,俗称“做忌日”。《越谚》卷中“饮食部”下云:“会酒,祀神散胙。忌日酒,祭祖散胙。上坟酒,扫墓散胙。三者皆筵席而以酒名。”是日邀至亲好友凭吊亡灵,寄托缅怀之情,这也是常见的一种酒俗。周作人《鲁迅的故家》一书中有“忌日酒”一节,细述周家当年忌日酒的情况:“吃忌日酒原是法定八人一桌,用的是八仙桌,四边各坐二个人……一桌照章是一壶酒,至多一斤吧,大家分喝只少不多……但在女桌便大为热闹了,她们难得聚会一处,喝了酒多少有些醉意,谈话便愈多也愈响。”

绍兴的酒俗,除上述外,还有岁时酒俗:如腊月二十二日夜的“散福酒”,除夕之夜的“分岁酒”,正月十五的“元宵酒”等等;时节酒俗也很丰富,如“清明酒”、“端午酒”、“七月半酒”、“中秋酒”、“冬至酒”等等;其他如农事酒俗,商业酒俗,生活酒俗,更是种类繁多,枚不胜举,其间的媒介就是绍兴酒。……

这些丰富多彩的酒俗在旧时虽然常与封建礼教迷信结合在一起,但我们今天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观察,见到的是色彩艳丽的民族文化和淳朴浓郁的地方特色文化,是人们善良美好的祝愿,是这块土地上的主人那种真善()美的品格。绍兴酒现在仍盛传不绝,而且已突破了绍兴这块区域,不再囿于江浙沪一带,已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我相信绍兴酒俗也将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进一步创新并发扬光大。

我总觉得绍兴酒是一种物质,但更是一种精神物质,她不仅具液体的特征,更具有人的灵性,或许是集天地之精华,人类之睿智而就的缘故吧,在其晶莹澄澈、馥郁芳香、入口温和、齿舌如酥中,我以为她也有“喜怒哀乐”,也有情有感,故某冒昧将此谓之“酒亦人生”,请方家指正!

酒乡泽国忆当年——我的童年酒趣

我出生于鲁迅小说中描写的鲁镇似的小镇(据说鲁迅写小说《社戏》时就是以此镇为模型的),在那儿一呆就是十七八年。直至1977年恢复高考,考上大学为止。

我的小镇叫孙端,“端”在此处作集合之意,相当于小镇、庄之意。据说原来此处叫周端,以周姓人家为主。后来来了一个姓孙的将军,看此处风水不错,就将周姓人家赶出镇外,迁往乡村(至今该镇还有一个叫畈里周的村,大概就是孙将军将周姓人家赶往畈野所致),并改名为孙端。孙端出过许多名人,最为鼎盛期当属辛亥革命时期,出过许多同盟会的要员,如孙德卿等。国父中山先生还专门到过小镇,至今人们还引以为豪呢。全绍兴市农村第一个镇办公园就出在小镇,叫上亭公园,自小在此乐此不疲地玩耍,那时的情形至今仍挥之不去。著名的又新小学,取意于《大学》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可惜在当时我不知“又新”为何意,当然也没有人告知我此为何意?),是当时最好的小学,我亦在此受过教育,可惜当时正值文革中后期,教育水准已大打折扣。

小镇是一个天然的水乡泽国,到处都是河,至县城(现市区)只有青石小路或水路,至八十年代初期还未建公路。小时候,没钱坐船,主要靠两条腿走路,沿途的乡村风貌,现在想起来很有诗情画意。可惜当时腹尚欠饱,衣尚不足,无意去领略和体会(现在终于明白,精神文明建筑于物质文明基础之上的。只有两者和谐发展,方可进入良性循环之社会)。

我的外婆家,倒是一个比较殷实的农户之家。我自小有许多时间在那儿度过,最有记忆的就是酿酒的事了,至今想起来还恍如昨日。

文革时期,乡村的概念已经没有了,改为人民公社大队、小队了。外婆家子女多,劳力壮,得的工分也多,故分的粮食和钱物相对较多,特别是粮食。绍兴属于亚热带气候区,以种植水稻为主,一般每年可种二季稻,春耕夏收是早稻,立秋植下初冬收割的是晚稻。做酒要用糯米,但一年只有一季,绍兴农村人爱喝酒,尤其是节气时节,无酒是很不体面的事儿。尽管当时是农业学大寨,计划种田,严格上缴公粮的年代,但农民仍在上级领导不易发现之处种些糯稻用于做酒。做酒一般要到立冬,此时除了所谓的农田基本建设之外,几乎没什么农活可干了。于是,每家每户都数量不等地酿制自己心爱的小酒了。这个阶段是农民最开心、孩子最好奇愉悦的时期。

记得做酒有几道必备的工序:第一道是筛米。用最古老的木风车摇,一只手用木勺将米从风车上部的漏斗加入,另一只手均匀地摇动风车的木轮扇。二个动作一定要协调,否则效果会适得其反。小时候不懂其原理,只觉得太好玩,抢着摇木轮扇。结果不是将好米吹掉,就是细米也没吹掉。搞得舅舅哭笑不得,只得重新再来,结果耗时又费粮。在那个年代,这种浪费简直就是罪过,是很可惜的。舅舅只好把地上洒落的米扫在一起,再用淘箩盛好到河里去洗干净,再晒干。因为我是外甥,舅舅有口难言,真是应了绍兴的古语:外甥大如皇帝。

第二道工序是浸米。先将米饭放入缸或坛中,然后取水倒入器皿内。小时候,什么都感到好奇好玩,于是也忙进忙出地帮着到河边取水倒在器皿内。结果因为人小个矮力不够,不断地将水洒在外面,结果棉衣棉裤棉鞋全湿漉漉的。因为没有其他可替换的衣物,只好这样湿着。由于当时做事专注,倒也不觉得难受,只是寒风一吹,着实感到寒冷,但是由于兴趣已集中在做酒上,这种感觉也稍纵即逝。到了晚上睡觉时,方才感到手上、腿上的皮肤因浸水时间过长,而有点肿胀。好在外婆和舅妈她们往往在此时取走那些弄湿的衣服,帮我去烘干,第二天才得以再穿。

第三道工序是蒸糯米饭,这可是最诱人的活儿。在那个特殊年代,我们都知道世界上还有2/3的人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至于“深”至何处“热”趋何况,连想都没想过。因为是毛主席说的,准没错!只知道如能吃上一顿饱饭,那是一件美事,但又是奢望。那时,烧饭需要稻草,炉子是农村每家每户都用的那种火灶(现在农村的燃料已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绝大多数已采用天然气或煤气了,这种灶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在鲁迅故居,还能见到),需要人坐在灶房边送柴草边烧。为了能吃上(甚至可以说是偷吃点)糯米饭,这时,我们几个小孩都会显得十分勤劳。早早“自觉”地坐在烧火的位置,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如挪好足够的柴草,清理好灶炉内的残灰,准备好通火的长铁钳,等等。大人将米一下锅,我们总“表现”得最好,立即将火点着,烧起饭来。由于“动机”不纯,心里很着急,我们会不时地去张望锅边的饭泡沫水有否出来(农村火锅烧饭,甄别饭是否烧好,一看蒸气是否向上直冒,二看锅边饭泡沫水有否外涌,三闻有否饭香)。其实要是在平时,这是凭经验就能知晓的事,但此时我们是那么沉不住气。(这也难怪,糯米饭在那个年代的农村,简直比现在的美味佳肴还珍贵呢。)大人不时嗔怒说:“小馋鬼,早着呢,好好烧,当心烧焦了。”好不容易等到糯米饭烧好,打开锅盖,饭香顿时溢满整个厨房,把本来就饥肠辘辘的小肚子诱得咕咕叫,好在大人们善解人意,往往第一锅一出来,首先给我们这些小馋鬼一人一团糯米饭,那种香啊,那种美味,那种吃之景状,现在想起来还挺心动。其实人,就是这样,拥有的不会稀罕,不曾拥有或难得拥有的那才弥足珍贵。此时回味这些,真还有点感慨不已呢。

糯米饭抓在手里很粘,等到大部分吃完时,手里还粘一些,如果换在今日,我想大部分人一定将其洗掉,而在那个特殊年代,谁也舍不得。对于手中粘着的糯米饭,我们是不假思索,第一反应就是搓下来,搓成团状放到嘴里,直到吃净为止。现在想起来,那真的有点不讲卫生。可真也怪,就是这种生存环境居然还极少生病。真是应了绍兴的一句谚语:“不干不净,吃了没病。”按现代医学理论来看,可能是因为我们有了免疫功能吧。

糯米饭蒸好后,接下去是将其放在竹席上自然冷却,然后装入大缸(此缸极大,绍兴人叫七石缸,意即装七石米。按现在的计量大约是310公斤)。将饭放入缸时不能掷下去,要轻放在缸底。那时,我个小,要做到如此,需踮着脚屏气吸肚,拼命弯腰,结果衣服全往上移动,瘦小的肚皮紧贴着冰凉的缸沿,小腰还全部显山露水,着实感到丝丝寒意。好在注意力已全部集中于工作,这种寒冷感也稍纵即逝。

装好适量的饭后,放下酒药,这可是一个技术活。此时我们是没法再掺和了。舅舅很神秘地拿出像汤圆似的酒药丸搓碎,均匀地撒入饭中(当时不知道比例,也不知道去问,真很可惜),然后弯下腰来,用双手拌和,拌和后搭成酒窝状,盖上用稻草编成的缸盖,此工序就算完成。(其实,按绍兴酒工艺的标准,这只是淋饭酒,还不是现在真正意义上的绍兴加饭酒。)

每当此时,我心里总有解不开的谜,一种神秘的感觉油然而生。现在才知道,这是一种对科学探秘的欲望或冲动,但那时是何等的蒙胧,甚至迷茫。

第四道工序是兑水和开耙。这个工序因为费时,环节少但次数多,而且多半发生在夜间。孩童时因为贪玩,缺乏耐心,看一下就跑开,不知道舅舅他们开耙的时间、温度,至于温度高时如何处理,温度低时如何补救,兑多少水等一概不问。现在想起来,真是可惜。

最令人回味的当数新酒酿好后可以喝的情景。家酿之酒不加糖色,清如淘米水,鲜爽甘甜,清香扑鼻,酒度不高,对于玩耍了一天的口干舌燥的我们,总有磁铁般的吸力。开始时用碗少舀一些,稍稍喝几口,喝着喝着,感到既解渴又爽口,总不免要多喝一些。为了防止被大人知晓,总是自作聪明,小心翼翼,尽量按原状放好,其实那都是自欺欺人而已。记得有一次捉迷藏,我就躲在酒缸边稻草堆里,几个表兄弟不知是找不到我,还是忘了找我而去玩别的了,总之好久没来叫我。我呢,还以为自己藏的好,他们找不到。时间久了,酒缸里的酒不时散发出诱人的香味,我实在忍不住,想想反正没人就舀了一碗,偷偷地喝了起来。后来内心作怪:反正没人看见,再来一碗。哪知家酿的酒虽说酒度不高,但后劲很大,不一会儿,我就醉倒而昏睡过去了,倒在软软的稻草堆里,睡了不知道多久。后来我才知道,外婆家里的人喊破了嗓子,找遍了每个角落,急坏了。等到晚饭时间,舅舅到酒缸取酒时,发现一双小脚露在缸边,才把我推醒。这个笑语直被家里人道至如今,今日想起,也真是好笑好玩。

光阴如梭,孩童时代如梦一般,一晃而过,但记忆中的故事却挥之不去,恍如昨日。

常人道:少思未来,老思过。最近我回忆这些,莫非自己也开始老了。但是我仍愿不断地回忆,因为那是我的童真,我的幼稚,我的梦……


上两条同类新闻:
  • 古越龙山之风貌篇
  • 会稽山之风貌篇

  • >> 回网站首页
    版权所有:广州英豪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Copyright2005-2006©
    060610.com,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权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