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 迎 光 临 中 国 文 化 遗 产 网!
网站首页 机构设置 政策法规 文遗动态 文化遗产年鉴 出版动态 辩论赛 年鉴发行 本站留言 联系我们
□ 站 内 搜 索 □
请输入查询的字符串:


标题查询 内容查询

 

自动滚屏(右键暂停)
古镇竖起罗马柱 “文遗”莫为金钱误
发布时间: 2007-08-06 09:26:56 被阅览数: 798 次
有着750余年历史,素以“耕桑之富,甲于浙右”,被专家描述为“我国保持水乡风貌最好、明清建筑群最完整、私家园林最丰富和民俗风情最纯朴的水乡古镇”——浙江湖州市南浔古镇,近期竟然在“申遗”的过程中最先被淘汰出局。 

  这是为什么? 

  只要看看记者提供的一个镜头,就会一目了然:“一进古镇,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欧式风格的石子路。当地人说,这条取名为象门街的‘西洋路’是在近年兴建的,此地拆迁前多半是清末民初时留下的民宅。”记者还看到,在一处文保单位传统民宅后,“几根罗马柱竖立在70平方米左右的水泥地上”。一句话,中不中,西不西,洋不洋,古不古,江南古镇的东方神韵受到了破坏,失去了其固有的本真之美。 

  祖传遗产是什么?这两年,随着政府有关部门的深入宣传,人们得知,主要有物质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非遗”,积极“申遗”,成了这两年的一个热点。毫无疑问,在我们这个文明古国,文化遗产所在多有,具有相当的吸引力、竞争力。也正因如此,这两年,各地掀起“保遗”热、“申遗”热,势头良好,令人欣喜。 

  然而,若要“申遗”,必先“保遗”。问题恰恰出在这里!类似南浔古镇竖起罗马柱这样的事情,实在是屡见不鲜。君不见,不少努力“申遗”的风景名胜区,要么被当地政府“开发”,要么被开发商们“拿下”。于是,一幢幢号称“现代”、号称“之最”的不伦不类的建筑拔地而起,一根根类似于罗马柱之类的洋玩意儿耀武扬威,恬静的风景胜地甚至变成了红尘滚滚的骡马大市。明明是知名的古木廊桥胜景,却偏又造什么水电站,使景观“断气”,索然无味;明明是明清古建筑构成的古镇风貌,偏要搞什么开发区、新型厂区,让旧貌换新颜。还有,在一些风景名胜区,算命、卜卦者见钱眼开,糟粕文化、垃圾文化大行其道;一些影视摄制组更是长驱直入,尽显糟踏作践之能事。如此,文化遗产何处可保? 

  名胜古迹频频遭殃,究其原因,相关官员当然要负缺乏人文关怀的责任,但最根本的还在于有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效益”,钻进了钱眼里,为“孔方兄”马首是瞻。在“开发”的旗帜下,在“合作”的口实下,有的地方大张旗鼓,将所辖“文遗”单位视为谈判筹码,一味招商引资,导致破坏性建设。这是所有的文化遗产面临的最大挑战和困境。 

  文化遗产就是文化遗产,要的就是一个“文”字,一个“遗”字,要的就是独特的人文环境和历史本色。惜乎南浔古镇“申遗”未果,那条“西洋路”和那几根罗马柱败坏了文化“原汁”、染上了“金钱”的铜臭,为害不浅。唯愿各地举一反三,真心诚意地保护文化遗产,而不要被金钱的指挥棒挥舞得乱了方寸,乖乖地做了俘虏。


上两条同类新闻:
  • “产权托管”,能否破解文保难题?
  • 降巩民:以古都历史为尊 为人文奥运添彩

  • >> 回网站首页
    版权所有:广州英豪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Copyright2005-2006©
    060610.com,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权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