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翁搜集中原歌谣千余首
“花儿红,鸟儿叫,大树底下把绳跳。双脚跳,单脚跳,脚步越跳越灵巧。你也跳,我也跳,一个挨着一个跳。挺起胸,直起腰,两眼平视防摔跤。脚要轻,莫抬高,编个花儿大家瞧。”
这是一首中原地区的传统歌谣,描述了跳绳的技巧、方法和欢快的情趣。像这样的中原歌谣,在71岁老人连德林的家里,还有1000多首。
河南郑州的连德林50年来坚持搜集中原歌谣。日前,经过近半年的努力,他基本上完成了中原歌谣的整理工作,准备由郑州市二七区文化馆向有关部门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为连德林老人讲述搜集歌谣的趣事。
纸箱子搭起老北京九门楼
近日,在北京西城德胜街道地下活动室,马玉泉老人用纸箱子制作的老北京639年前的9座城门及城墙模型,招来百余居民争相瞧稀奇。这个模型制作已编入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项目汇编。
蓝瓦绿檐红柱的城楼、绿顶红窗灰墙的箭楼、灰色的闸楼和敌楼,以及20多米的城墙显得气势不凡。模型城楼高80厘米,长宽各40厘米,箭楼大小则高50厘米,长宽各30厘米。两年前,马玉泉请教过许多古建专家,查阅大量参考资料,加上自己儿时对城门的记忆,然后开始制作。其制作材料有纸箱子、筷子及涂料。此制作共用1000余个纸箱,都是自己和街道工作人员收集来的。
图为马玉泉在向孩子们介绍他制作的“老北京德胜门城楼”。
《有了心思慢慢来》山西开拍
电影《有了心思慢慢来》近日在山西左权县开机。 据该戏制作负责人王保江介绍,《有了心思慢慢来》是国内第一部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左权民歌为内容制作的原生态音乐电影,该戏演员全部由左权县当地最具水准的民歌演唱者演绎,以达到“原生态”的目的。
电影《有了心思慢慢来》在左权县的拍摄引起了当地人士的广泛关注,这不仅在于片中所有演员都是他们身边早已熟悉的朋友或同事或亲人,更重要的是电影把他们身边耳熟能详的民歌制作成了电影,并将它搬上了银幕和荧屏。
南京23个老地名有望启用
南京市地名委员会办公室、南京市行政区划地名协会日前向社会发布了第一批推荐重新使用的老地名。“为了提升南京城市的文化品位,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我们在全市已消失的老地名中遴选出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和知名度的老地名,自此分批向社会公布。”南京市地名办负责人介绍,这些名单是从南京200个老地名中遴选出来的。目的之一是呼吁全市各开发建设单位在项目命名时,尽量重新启用或移植使用这些推荐公布的老地名。
据南京市地名办蒯处长介绍,南京拥有的“老地名”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但据不完全统计,六城区的废旧地名档案中,共记载了消失的老地名1900条左右。今年3月,地名办与南京市行政区划地名协会即着手筛选老地名工作。启用老地名的重点是居民区、建筑物以及道路、桥梁等公共建筑名称。
湖南湘西土家姑娘爱织锦
近日,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12岁的小学六年级土家族女学生王苇利用暑假,在当地民族服饰研究中心的传统木制织机上,认真地练习土家织锦挑花技艺。
龙山县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土家族织锦技艺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国土家织锦之乡”;在土家族传统习俗中,这里的土家姑娘从十一二岁起就开始学习土家织锦技艺,尤其是去年以来,龙山县开始在小学中开设土家织锦技艺课,为培养民族文化遗产传承人打下了良好基础。图为正在学习土家织锦技艺的土家姑娘。
(本栏稿件由殷新宇整理)
本文载自《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