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 迎 光 临 中 国 文 化 遗 产 网!
网站首页 机构设置 政策法规 文遗动态 文化遗产年鉴 出版动态 辩论赛 年鉴发行 本站留言 联系我们
□ 站 内 搜 索 □
请输入查询的字符串:


标题查询 内容查询

 

自动滚屏(右键暂停)
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回顾
发布时间: 2006-06-05 10:09:03 被阅览数: 1779 次

 

文  发

2005年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转折年。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 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正在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与重视。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7月,文化部下发了《关于申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通知》,各地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和标准,组织专家逐级评选;12月,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同时公布了我国的文化遗产日。如此集中的发布中央文件,无疑是对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按照学术界的一般看法,我国的文物保护工作始于1920年。1922年北京大学设立的考古学研究所,是我国最早的文物保护相关研究机构。1930年6月,颁布了《古物保存法》,明确规定以在考古学、历史学、古生物学等方面有价值的古物为保护对象。1931年7月,又颁布了《古物保存法细则》。1932年设立“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并制定了《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组织条例》。然而,早在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颁布的《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中,就将“保存古迹”与“救贫事业、贫民工艺、救生会、救火会”一道作为“城镇乡之善举”,列为城镇乡的“自治事宜”。这也许才是我国最早涉及保护古迹的法律文件。由此可以判定,我国的古迹保护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程。
1985年3月,侯仁之等四位政协委员联名提交了关于我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提案。同年11月2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中国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决定,12月16日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总部签署了中国加入《世界遗产公约》的文件。1986年我国开始申报世界遗产项目。1987年至今,我国已有31处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名录》上的遗产项目总数达812处,我国排世界第三位,占3.8%。从数量规模上看,我国已成为文化遗产大国。然而在世界遗产的保护状况、保护立法以及保护制度等方面,我们与发达国家和国际宪章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的距离。而建设性破坏、旅游带来的破坏以及保护不力所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媒体常有“世界遗产不应成为世界遗憾”的报道。
在中国世界遗产申报、保护工作的带动下,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亦开始在各领域重视起来,20年来有了长足进步。
2005年是中国最早的博物馆南通博物苑诞生100周年,同时也是中国近代博物馆事业诞生和发展的100周年。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自古就有收藏、研究、欣赏、展示历史文物——金石之学的传统。20世纪初,清末著名实业家张謇于1905年创建南通博物苑,成为中国人自己创办的集自然、历史、艺术为一体的具有近代意义的第一个博物馆,在中国博物馆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1912年在北京建立的历史博物馆,是中国近代建立的第一个国立博物馆。1925年10月故宫博物院成立。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博物馆建设具备了一定规模并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博物馆的数量大幅度增加,仅文物系统的博物馆就由1978年的349所发展到1999年的1356所;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4年底,加上其他部门和民间兴办的博物馆,全国博物馆总数已达2200所左右,同时博物馆的类型非常丰富。中国博物馆藏品丰富,价值珍贵,举世瞩目,已成为中华文明可移动文物的宝库。目前仅大陆地区文物系统博物馆藏品即达930多万件,加上其他系统藏品合计约1200多万件。博物馆界涌现了一大批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和学术研究成果,已成为各级各类博物馆持续发展的骨干力量。同时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凸显,成为中国博物馆的显著特色之一。近十年来,全国博物馆每年举办各类陈列展览8000多个,接待国内外观众2亿人次左右。
《文物保护法》、《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和一系列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的颁布,为新时期文物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建立起文物法统领下的有中国特色的文化遗产法规体系。
2005年3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意见》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连接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意见》明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目标、指导方针和基本原则。目标是通过全社会的努力,逐步建立比较完备、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使我国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并得以传承和发展。指导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基本原则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布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
2005年12月23日国务院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通知》提出,为了加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由国务院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通知》指出,要从对国家和历史负责的高度,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高度,充分认识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通知》明确了我国文化遗产工作在今后一个比较长的历史阶段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和总体目标。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构建科学有效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提高全社会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充分发挥文化遗产在传承中华文化,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基本方针是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要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坚持保护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坚持依法和科学保护,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总体目标是通过采取有效措施,文化遗产的保护得到全面加强。到201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文化遗产保护制度,文化遗产保护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到2015年形成较为完善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文化遗产得到全面有效保护,使文化遗产的保护深入人心,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成为今后文化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国家先后实施了几项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关乎国计民生的的重大举措。
到2005年底由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五批1271处。其中,1961年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0处,1982年公布的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2处,1988年公布的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58处,1996年公布的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50处,2001年公布的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18处。2002年和2003年增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
中央财政“十五”期间在文物古迹保护方面共投入资金22.37亿元,比“九五”期间增长了20.5%。2005年,财政部和国家文物局启动了大遗址保护项目,每年将投入2.5亿元,用于对具有重大影响的大遗址进行重点保护。
1982年至今,国务院已先后公布了三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共103座。1982年公布第一批24座、1986年公布第二批38座、1994年公布第三批37座,从2001年至今,又先后公布了4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同时还包括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选的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公布两批共44个、历史文化名村公布两批共36个。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介质,千百年来起到了保护和流传的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下来、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传统手工艺技能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展现中华民族的创造力,体现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价值和审美情趣,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启动“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项目以来,我国已有昆曲、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以及与蒙古人民共和国共同申请的蒙古族长调民歌等四个项目入选代表作名录。2005年文化部公示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共计501项,涉及音乐、舞蹈、美术、手工艺等十余个门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得到空前的重视,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不断增强。
近年来随着国家各项重大工程的实施而开展的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也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中尤其以下面几项工程最具影响。
南水北调工程连接着夏商文化、荆楚文化、燕赵文化、齐鲁文化等,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文化区域。文物部门对中、东两线的调查显示,工程涉及了中原文化重要遗存、文物共计919处。南水北调中、东线工程所经的河北、河南、湖北、山东等地是我国古代文化、文明的核心地区,也是文化遗存非常密集的地区。其中包括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1处世界遗产——湖北武当山遇真宫。南水北调工程中的文物级别甚高、价值巨大、数量众多,内容涉及华夏民族形成与发展的多方面问题。
全国51家具有考古发掘资质单位的代表于2005年11月17日齐聚郑州,他们将配合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进行大规模、多学科、高层次的文物抢救会战,标志着全世界最大的水利基本建设工程文物考古与保护工作正式全面展开。
对长江三峡淹没区文物进行全面、及时、有效的抢救与保护是我国有史以来组织的最大规模的人类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在三峡工程蓄水至135米水位时,三峡库区共有1087项文物需要抢救与保护,其中地下文物723项;地面文物364项,其中就地保护87项、搬迁保护133项、留取资料144项。
三峡文物考古提出了以“楠木园文化”、“玉溪文化”、“哨棚嘴文化”、“老关庙文化”等命名的考古学文化,对于我国南北方旧石器文化研究,长江流域江汉平原、三峡以西至四川盆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中原文化、楚文化和巴文化的发展融合研究等方面都提供了重要资料。
从2002年起,故宫开始百年大修,整个工程将历时18年,2020年是故宫建成600周年,故宫维修以后开放面积将从现在的20多万平方米,扩大到40多万平方米,届时会有更多的原状陈列展览。
2005年,故宫投资1亿余元启动对太和门、神武门、慈宁宫等维修,维修面积约达27000平方米。这是自1911年辛亥革命以来,对故宫进行的规模最大的一次维修。
自2002年6月,中央政府专门拨付3.3亿元,计划用5年左右的时间,对西藏布达拉宫、罗布林卡、萨迦寺等三大重点文物进行全面的保护和维修。
2005年的重点是由中国敦煌研究院承担的对西藏布达拉宫、罗布林卡、萨迦寺的壁画修复工程,目前已完成近2000平方米病害壁画的保护和维修,修复工程进展顺利。布达拉宫病害壁画总面积为1000多平方米,总投资569万元,目前已完成80%的壁画修复。罗布林卡壁画修复工程已全部完工,修复病害壁画总面积为690平方米,总投资290万元。萨迦寺壁画修复总投资为1200多万元,目前已完成400多平方米病害壁画的修复。截至目前,萨迦寺仍有近2000平方米的病害壁画需要修复。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在世界文化遗产所在地的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积极努力下,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不断加强,世界文化遗产地及周边环境不断改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日益增强。但是,保护管理方面的形势仍十分严峻,有些地方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淡薄;少数地方对世界文化遗产进行超负荷利用和破坏性开发;管理体制不顺;保护管理法制不健全;保护管理经费严重不足。但同时也有相当多的地区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脱颖而出,成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先进典范并拥有自身独特的经验。
中国的世界遗产事业走过了近二十年的历程,无论在遗产管理体制、保护手段、还是在遗产经营、学科建设方面,我国都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和研究。首先,在管理体制上,国家进行了明确的分工。世界文化遗产的管理、申报工作由国家文物局组织并会同有关部门进行,世界自然遗产的管理、申报工作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进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整理、抢救、申报工作由文化部会同有关部门进行。这种体制的优点在于可以集中全国各部门的多学科人才参与世界遗产的保护及管理,发挥多部门的多学科人才参与世界遗产的保护及管理,发挥多部门的综合优势推动我国的世界遗产事业。
展望未来,中国的世界遗产工作将扎扎实实、一步一步向前走,迎来更灿烂的明天。


上两条同类新闻:
  • 福建省泉州市文化遗产报告
  • 北京市门头沟区民俗文化报告

  • >> 回网站首页
    版权所有:广州英豪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Copyright2005-2006©
    060610.com,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权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