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 迎 光 临 中 国 文 化 遗 产 网!
网站首页 机构设置 政策法规 文遗动态 文化遗产年鉴 出版动态 辩论赛 年鉴发行 本站留言 联系我们
□ 站 内 搜 索 □
请输入查询的字符串:


标题查询 内容查询

 

自动滚屏(右键暂停)
福建省泉州市文化遗产报告
发布时间: 2006-06-05 10:08:10 被阅览数: 1432 次

 

泉州市文化局  龚万全 余杰滨
 
一、概述
泉州,古称“刺桐”,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全国著名侨乡和台湾汉族同胞主要祖籍地。泉州先民以船为车,以楫为马,履波蹈浪,梯航万国,至宋元而鼎盛,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着经济文化往来,成为“东方第一大港”,呈现出“市井十洲人”、“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华景象。在延绵流传的历史长河中,泉州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会古代闽越地方文化和从“海上丝绸之路”传播而来的域外多元文化,形成博大精深、风韵独具、多姿多彩的泉州文化。它活跃在闽南地区,不断传播蔓延到台湾、香港、澳门、东南亚及世界各地,对闽南籍同胞、华侨、华裔人群的文化认同和向心凝聚发挥了巨大作用。
面对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泉州人倍加珍惜,把弘扬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文化强市作为泉州经济社会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为文化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泉州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以“三个代表”为指导,解放思想,大胆开拓,爱拼敢赢,在推动经济建设登上一个又一个台阶的同时,坚持文艺“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大力弘扬泉州文化,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发展,泉州市被评为“全国文化模范市”。
(一)以贯彻落实《文物法》为重点,文博事业卓有发展。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认真贯彻《文物保护法》,落实文物保护“四有”、“五纳入”工作。各级财政投入及海外捐资数亿元,省级以上文物全部得到维修,周边环境整治一新。宋代古船的出土、明代锡兰王子在泉后裔世氏的发现等文物发掘和考古,丰富了泉州文化内涵。博物馆发展迅速,全球第一个“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定址泉州市博物馆新馆。
(二)抓紧“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方兴未艾。一是“海上丝绸之路”申报工作取得较大进展。2001年,泉州启动“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史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现已列入国家文物局《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二是加强“南音”申报“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工作。2002年,泉州启动南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2004年,泉州南音被列为我国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备选名录首位。在此推动下,南音艺术水平不断提高。举办15届全市中小学生南音演唱比赛。配合国际传统音乐学会第37届世界年会在泉州召开,组织南音专场晚会演出,并赴法国巴黎演出。2004年与中国音乐学院联办“中国南音年”活动。三是全面开展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和扶持不遗余力,政府在民族民间文化方面的投入仅“十五”期间就达1.1亿元,效果显著。编辑出版《泉州地方戏曲丛书》(16卷),建立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和南音南戏陈列馆,晋江等7个地区被文化部评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004年,泉州被文化部确定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综合性试点。近期,在国家首批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名录名单中,泉州有11项入选。
 
二、专文
(一)“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史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泉州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历史文化名城。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处、省级60处、县(市)级643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村)2处,市级文物保护街区2处,登记在册的文物点2000多处。这些出自各个时代(尤其是10~14世纪)留存下来的丰富而独特的实物,其遗存之丰富、保存之完好、品类之多样、代表性与典型性之杰出,为古代港口城市所罕见。
2001年,泉州启动“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史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列入遗产保护的16处考察点,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5处、市级3处,保存完好率100%。该项目已列入国家文物局《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原总协调员亨利博士对申报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连续举办五届“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节等大型活动,扩大影响。
(二)中国泉州南音申报“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1.概况
南音又称“南管”、“弦管”、“南乐”等,源于晋唐,10纪从中原传入泉州,并延伸传播于厦门、漳州、潮汕、江浙等地,随着泉州人的足迹流播于东南亚各国以及港、澳、台等地,成为极具民族凝聚力的乡音,被海内外誉为“中国古代活的音乐史”、“东方音乐奇葩”。
(1)泉州南音直接继承两千年“中原雅乐”精髓,千百年来在与泉州地区多元文化相互交织、融合中,逐渐发展成为自己独特的艺术风貌和个性特色,体现出一种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以及包括艺术、社会、人类学、语言学、文学等方面的特殊价值。a、南音与战国时期“曾侯乙编钟”所代表的二千多年前汉民族传统音乐的乐律学原理一致;其演唱形制保留汉《相和歌》“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的演唱形式;其乐器历史悠久,琵琶保留隋代曲项琵琶的遗制,洞箫与唐代“尺八”完全相同,二弦继承宋代奚琴的独特形制;工尺谱至少400多年前就已成熟并广泛运用。b、南音演唱必须用标准的泉州方言,两者关系异常密切。泉州方言源于古中原汉语,是闽南方言的代表之一。c、南音影响着泉州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南音为代表的“泉腔”是名城众多古老地方剧种、民间音乐的基础音腔。南曲《三千两金》是泉州本土闽越舞蹈《拍胸舞》的音乐标识。d、南音成长、成熟于泉州地区,传播、滥觞于闽南和台湾等闽南语区域,远播港澳地区以及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泰国、缅甸等东南亚国家,是闽南籍华侨、华人联络乡情、团结乡谊的重要载体和手段。e、南音尺八唐代传入日本,成为日本民族音乐的主奏乐器之一。日本音乐艺术界多次来泉寻根,日本尺八研究集团“竹精会”因此改名为“泉州会”,是泉州南音包涵多民族文化的确证。
(2)南音是动态的文化遗产,是经长期积累而成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a、南音由“指”、“谱”、“曲”组成,有着一个不断吸纳新的养分充实自己的过程,留下日积月累、由少到多的痕迹。最明显的是散曲及其指套,现有传统散曲2000多首。b、南音随着闽南人的足迹,流播到港澳台和南洋群岛闽南华侨的聚居地,形成一个覆盖面很大的南音文化圈,拜馆唱和,习以为常。新加坡1977年首倡亚细亚南音大会唱,菲律宾、马来西亚也相继举办。泉州从1981年起举办八届国际南音大会唱,盛况空前。厦门也举行2次。c、南音传承,向由师徒口传心授。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泉州艺校培养100多名南音学员,充实南音队伍。有的被聘到台湾、新加坡等地传艺、就业。实现南音进中小学课堂,举行十五届中小学生南音比赛。高校也逐步引进南音,培养高层次人才。d、南音传承还以抄曲簿传世。明代已有木版印刷曲词集问世;清代已有曲词连同工尺谱刊刻行世。20世纪60年代,已有简谱纪录的南音名曲出版。80年代,台湾铅印的南管指谱出版行世。90年代中后期,泉州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将输入电脑的工尺谱同步直译为五线谱,这一开拓性工作,更有利于南音曲谱的传承和保存。
(3)南音在千百年来的发展中,其社会性、象征性和文化性功能,越来越明显地发挥出来。a、南音演唱属群众性自娱活动,向来是公开的,有极大的兼容性。在一届又一届的国际南音大会唱中,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政治观念、不同经济地位的男女老少,都可以走到一起,弹奏同一首“指套”,声调一致,亲善和睦,呈现一派动人的景象。b、南音已成为一批批外出人士与故乡亲友保持联系的精神纽带。在东南亚各地甚至欧美一些地方,闽南人侨居地几乎都有南音社团,世代传唱,以重温乡音,交流乡情,增进乡谊,并在事业上互相帮助,以求共同发展。有的老华侨,甚至用拼音方法,教育那些只懂英语和当地语言的下一代,通过学唱南音,不忘母语,不忘故乡,不忘祖国。在台湾,南音传唱了几百年,相当普及。早期南音团体近70个,现存20多个,与泉州、厦门等地保持密切关系。南音象征着故土,象征着亲情,越来越表现了它强大的认同感和凝聚力。c、南音最基本的功能是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泉州市区、县城乡社的休闲场所,几乎天天有南音演唱,听众来自四面八方。不少南音迷,风雨无阻,有唱必到。近年来,老年人多了,许多地方的“老年协会”组织南音社,在农村更为普遍。南音已成为泉州人特别是老年人不可或缺的精神文化生活的主要内容。
泉州南音的突出价值,不是一时一地的创作,而是千年历史长河中有生命的艺术因子的积淀,和在广阔空间包括中原、西域和蜀地同闽南乡土文化长期交流融会的结晶,然后向周边地区以至跨海向港、澳、台和东南亚一带扩展,形成一个跨地区、跨国界的南音文化圈。这无疑是人类的天才创作的杰出代表,其功能是世界上其他古老乐种所少见的。
2.传承的主要做法
泉州南音20世纪40年代末几近消亡。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及其所属文化部门和基层组织,开始对南音等传统民族民间艺术进行抢救和保护。
(1)机构设置。20世纪50年代初,成立“泉州南音研究社”;60年代建立专业的“泉州南音乐团”,举办南音训练班、艺校南音班;1984年成立“中国南音学会”;90年代以来,举办南音师资培训班,电脑打印工尺谱及翻译五线谱取得重大突破;文化局、教育局联合在全市中小学开展南音教学活动,举办中小学生南音比赛,培养南音后备人才。2004年建成南音·戏剧艺术陈列馆。
(2)南音活动。泉州从1981年起连续举办八届“中国泉州国际南音大会唱”;1985年至2000年举办三届“南音学术研讨会”,海内外专家学者发表论文100多篇;海峡文艺出版社设立《中国泉州南音集成》编委会办公室,取得重要成绩。1997年,“泉州南音研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元文化部列入“中亚——东西方文化间对话”项目计划,2001年泉州南音被亚太文化中心列入传统民间表演艺术数据库。2004年,市政府与中国音乐学院联办中国泉州南音年活动。
(3)南音社团。泉州各县(市、区)南音社团500多个,外地区包括港澳台和东南亚各国南音社区200多个。这些团体大多自发活动在农村和城市各社区,是南音艺术得以保存和繁衍的重要基础。20世纪80年代初及2002年两次对泉州地区开展群众性传承活动进行普查,将南音传承人、演唱(奏)队伍记录在案。
(4)曲谱的普查、整理和出版。南音指、谱、曲有二千首左右,在闽南语系区域内普遍流行的数百首。曲谱出版的,有工尺谱、简谱和五线谱等三种版本。泉州南音研究社、南音乐团汇编油印的《南音指谱大全》,为广大南音弦友提供了研究和演唱资料。吴世忠、李文胜二位教师首创研译的《南音名曲选》(五线谱与工尺谱对照版),为南音列入中小学、大专院校课程提供很好的教材。中国ISBN中心出版的《中国曲艺音乐集成·福建卷·南音分卷》,对南音学术探讨有一定价值。正拟出版《中国泉州南音集成》。
(5)曲目的录音录像。至20世纪90年代初已有南音盒带60余种;1995年后南曲录成VCD影碟(光盘)30余种,市场均有销售。正拟全面录制《泉州南音音像大系DVD》。
(6)乐器。德化发现明朝烧制瓷洞箫两件,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南音艺人陈鸿儒保存十代的三弦和琵琶各一把。目前,古老的南音民族乐器在中国闽南语系地区和港、澳、台地区以及东南亚等国家华人南音社团仍广泛使用。20世纪50年代末成立民族乐器社(厂)。80年代后民间乐器作坊纷纷恢复,形成市场,乐器质量不断提高。
(7)理论基础。南音具有悠久的音乐历史和多元的文化特征。汉代的相和歌、晋代的清商乐、唐代的大曲、法曲和燕乐等中国古代音乐,在中国其他地方早已消失,却有一部分幸存在泉州南音中。南音独特的工尺谱、与众不同的乐器、古朴优雅的曲调和始终用泉腔方言(含大量古汉语)演唱等特点,都可以印证它之所以被称为“中国音乐历史的活化石”。因此,研究泉州南音,不能局限于泉州一时一地,而应放在整个中国音乐发展史中来考察;反之,研究中国古老的音乐,不能不研究泉州南音。从某种意义上说,保护和振兴泉州南音,就是保护和振兴中国古乐,具有着重大意义。
(8)申报世界文化遗产。2002年,泉州正式启动中国泉州南音申报“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工作。成立申报工作专家研究组,网上对“中国泉州南音”作英文域名和实名注册,开展普查。出版海内外孤本、南音文献资料《清刻本文焕堂指谱》、《明刊戏曲弦管选集》。南音申报工作得到文化部、文化部外联局、艺术司领导及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音乐学院领导和众多专家及文化界人士的支持。中国艺术研究院把中国泉州南音列入“中国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丛书”。2004年,南音申报列为我国第三批报教科文组织备选项目首位。
(9)精品创作。藉国际传统音乐学会第37届世界年会在泉召开,精心编排“泉州南音专场晚会”,并赴法国参加“中国文化年”活动。组织南音精品先后晋京参加中国第4届曲艺节、第6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在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举办南音专场晚会,召开记者座谈会和《南音的传承和发展》专家座谈会,获得众多专家和文化部门官员的极大关注、重视和支持,《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十几家主要新闻媒体相继报道。
(三)泉州市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情况
1.概况
泉州民间文化的源头可上溯到古中原文化与闽越文化交融史和泉州“海上丝绸之路”中外交流史,其发生、发展、规制、形态等,反映了历史文化内涵和科学价值,涉及移民史、海外交通史、宗教史、民俗史、音乐史、戏曲史、语言史、文学史等众多学科。主要有民间音乐(南音、北管、笼吹、十音等)、民间戏剧(梨园戏、木偶戏、高甲戏、打城戏)、民间舞蹈(拍胸舞、嗦罗莲、掷铙钹、火鼎公婆、踢球舞等)、民间工艺(木偶雕刻、刻纸、花灯、惠安石雕与木雕、德化瓷工艺等)、民间服饰(惠安女服饰、蟳埔女服饰等)、民间体育(五祖拳和舞狮)、民间信仰(妈祖、清水祖师、郭圣王、吴真人、何氏九仙等)、民间节日(闹元宵、海上泼水节)等。
2003年7月,泉州启动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综合性试点申报工作。2004年文化部确定泉州市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综合性试点,泉州与国家主管部门及福建省文化厅签订《任务书》,把保护工作纳入全国重点保护体系。2005年,泉州向上级推荐22个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年底,省政府公布的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泉州有20项目入选;文化部公布的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名录名单中,泉州有11项入选。
2.泉州突出的民间文化品牌
(1)民间音乐。泉州南音被誉为“中国音乐历史的活化石”,扎根闽南,传承千年。因其保存着丰富的古代音乐文化遗产,成为极为珍贵的民族音乐瑰宝,引起国内外学者、专家的关注与重视,被亚太文化中心列入传统民间表演艺术数据库,目前现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2)地方戏曲。泉州被艺术界称为“戏窝子”,拥有许多优秀的传统戏曲,梨园戏与南音、提线木偶戏被亚太文化中心列入传统民间表演艺术数据库。梨园戏被誉为“宋元南戏活化石”,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至今保留着醇厚的唐风遗韵。泉州木偶戏的提线木偶戏和掌中木偶戏,堪称偶坛并蒂花。提线木偶戏是中国最古老的一种偶戏形式,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泉州掌中木偶有着独特的南派艺术风格。高甲戏被誉为“南海明珠”,系福建五大地方剧种之一。高甲讽刺喜剧《连升三级》是中国戏剧经典之作,被评为“中国近代十大喜剧”。打城戏又名法事戏、和尚戏、道士戏,源于傩戏,是在僧道法事仪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戏曲剧种。
(3)民间舞蹈。拍胸舞历史源远流长,是泉州乃至闽南地区最普遍、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宋元南戏《郑元和》保留“乞丐拍胸”,证其应存在于宋元之前。火鼎公婆源于民间迎神赛会的“火鼎踩路”,是泉州地区节庆活动中常见的民间舞蹈品种。嗦罗莲是泉州地区端午节“采莲”所跳的一种民间舞蹈。泉州“采莲”活动至今保留历代宫廷“采莲舞”遗迹,所唱“嗦罗莲”褒歌与古代佛教、道教、戏神平安咒语同出一源。踢球舞源于我国古代球类运动“蹴鞠”,流传于泉州及东南亚一带华侨聚居地,是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民间舞蹈。
(4)民间手工技艺。江加走木偶雕刻,江加走是泉州历史上最著名的一代木偶雕刻巨匠。“加走头”是国内外木偶雕刻最响的品牌。李尧宝刻纸,李尧宝善作交枝缠草图案,他运用刻纸艺术与料丝相结合,制作刻纸料丝灯。泉州花灯可谓泉州一绝,唐时流传,宋代更盛,年年元宵闹花灯的习俗,延续至今。惠安是我国著名“石雕之乡”,惠安石雕历史悠久,形成南派雕刻艺术独特的风格。德化瓷工艺源远流长,唐宋元明清至现代的青瓷、青白瓷、影青瓷、黑釉瓷、白瓷等,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外销品,闻名世界。“象牙白”、“猪油白”等被誉为“中国白”,特别是一代名师何朝宗的瓷塑观音等人物造型,轰动世界。
(5)民间服饰。惠安女服饰以黄斗笠、银腰带、蓝上衣、宽黑裤为主要特点,成为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题材,是当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蟳埔女服饰在头饰、耳饰、服装、织染工艺等方面有独特的风格与鲜明特点。
(6)民间信仰。泉州民间信仰已成为闽台地区、东南亚地区甚至所有闽南人流布区域的共同信仰。其中妈祖信仰影响最大。泉州天后宫至今八百多年,台湾等地很多妈祖宫是从中分香出去的。
 
三、大事记
1974年,泉州湾后渚出土宋代古船。现陈列于开元寺内古船陈列馆,被世界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博士誉为“中国自然科学史上最重要的发现之一”。
1982年,泉州入选国务院公布的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
1995年,泉州市被国家人事部、文化部评为全国文化模范市。
泉州与金门最短距离沿海突出部仅几海里,但数十年来海峡两岸互不来往。2001年泉州市高甲戏剧团应邀首次直航金门,引起轰动。
泉州启动“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史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在文化遗产保护竞赛活动中,泉州市区中山路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亚太地区遗产保护优秀奖”。
2002年,泉州南音、梨园戏、木偶戏被亚太文化中心列入民间表演艺术数据库,占全国3/10。泉州启动南音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工作。
2003年,泉州荣膺国际“花园城市”,并获“遗产管理”单项奖。
2004年,泉州被文化部确定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综合性试点。泉州南音申报“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被列为我国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备选名录首位。
 


上两条同类新闻:
  • 北京市门头沟区民俗文化报告
  • 中国文化遗产(序)

  • >> 回网站首页
    版权所有:广州英豪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Copyright2005-2006©
    060610.com,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权责声明